在特斯拉国产的道路上和国内优质供应商的合作必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
行业新闻从不空穴来风,被“传闻”了近一年的“特斯拉牵手宁德时代达成合作意向”的消息在2020年2月3日终被确认。
2月3日,宁德时代公告称,公司拟与Tesla, Inc.以及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订《Production Pricing Agreement (China)》。协议中约定,宁德时代将向特斯拉供应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特斯拉将根据后续具体订单提出采购需求。目前,宁德时代、Tesla, Inc.已签署该协议,尚需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签署;供货期限被确认为两年:2020年7月1日——2022年6月30日。
显然,这是特斯拉Model 3在国产道路上和国内优质供应商合作实现下降成本的关键一步。而作为目前国内的电池商巨头——宁德时代,牵手特斯拉也将让其“拿下全球”。
入乡随俗
美国东部时间2月3日,特斯拉股价以780美元收盘,爆涨19.89%。创2013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其股价也同时刷新了收盘纪录高位至786.14美元。按周一收盘价计算,特斯拉市值达1406亿美元。
如今特斯拉市值已超过德国大众,在全球汽车制造商中排名第二,仅次于日本丰田(丰田汽车当前的市值约为2270亿美元)。
国外一家专注于投资创新公司(Ark investment)发布最新信息,他们估算特斯拉估值模型更新后,目前预计该公司股票到2024年将价值7000美元;在未来五年中,Ark investment预计电动汽车的销量将占全部汽车销量的三分之一,特斯拉的份额将达到18%。
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合作,无疑也成为了推动此次特斯拉股票爆涨的原因之一。
对于中国新能源市场而言,特斯拉俨然是一匹狼,搅开了国内自主品牌市场有些“温水煮青蛙”的市局。
就在2019年,特斯拉还将近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比亚迪挤下神坛,比亚迪以22.95万辆的败于售出36.75万辆的特斯拉,这是比亚迪首次低于特斯拉,不少网友表示,“国产特斯拉的到来,估计比亚迪再无回巅峰之日了。”
如同”坐上火箭“一般的特斯拉,终于在2019末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1月末,特斯拉公布其2019年第四季度总营收,共计73.84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72.26亿美元相比增长2%;其净利润为1.32亿美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10亿美元。
行业分析师指出,“目前的特斯拉属持续上升阶段,第四季度的业绩基本靠Model 3车型支撑,2019年四季度在Model 3全球交付共9.3万辆,同比增 46.6%;随着特斯拉Model 3上海工厂超前完工以及Model Y项目的提前启动,叠加国产Model3价格下探至30万以内,目前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同级别车型中没有匹敌竞品, 国产Model 3的销量定会有望进一步攀升。”
早前一直被戏称为“狼来了”的故事,而今真实应验。不过自太平洋彼岸的这匹狼,已经学会了“入乡随俗”的道理,国产Model 3的降价再一次说明特斯拉想要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发出“嚎叫”。
所以找到一批优质的国内供应商,将其减少制造成本,才能让特斯拉或者是Model 3的“高端大众化”路线走得更远。在这条路上,除了早前就和特斯拉有过深度合作的长盈精密、旭升股份、文灿股份外,如今在盟友的名单上,又写上了宁德时代、世运电路、均胜电子等国内供应商的名字。
都不愿在一棵树上吊死
尽管中国汽车行业持续两年成下降趋势,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下降2.3%和4.0%,但这艘巨轮已平稳驶出港湾,狂风暴雨都终将成为历练。中国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占据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55%,这为特斯拉国产之路铺开了一条康庄大道。
马斯克这位来自大洋彼岸出色的领导者明白,真正意义上要实现全面国产化100%成本控制,这条路并非一蹴而就。
第一款国产车型Model 3已有30%零部件国产化,预计2020年7月车身零部件国产化率达到80%,年底达到100%。产能迅速爬坡的特斯拉对于国内上游零部件供应商而言,是一次再好不过的机会了。
但作为依靠动力电池的特斯拉来说,中国市场最不能错过的就应该是宁德时代。
成立于2011年的宁德时代,于2018年超越松下成为目前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在国内几乎80%的新能源车企都和宁德时代合作,还包括德国奔驰、奥迪、宝马、日本丰田这些国外品牌也在宁德时代的订单名列。国内外的新能源纯电汽车市场,给予了宁德时代快速成长的养分。
在和特斯拉正式合作前,宁德时代发布了2019年年度业绩预告,公司2019年实现净利润40.64亿元~49.11亿元,同比增长20%~45%。宁德时代表示,“2019年业绩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和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分不开,动力电池市场需求较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两个在新能源行业如同“网红”般存在的企业,终于成为同盟军。合作协议签署之后,宁德时代正式成为特斯拉产品链上游供货商,特斯拉也将成为宁德时代产品链的下游买家。
不过宁德时代到底是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与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均采用方型电池不同,特斯拉当下全系车型均采用圆柱型电池,而宁德时代主打的CTP电池包(Cell to Pack,无模组动力电池包)采用三元正极材料、方形电池。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曾表示,圆柱型电池包一定程度上成为特斯拉产品的短板。特斯拉的电池搭载6000~7000余节由日本松下提供的圆柱形18650型钴酸锂电芯构成的一体式动力电池总成。
特斯拉S适配的动力电池为18650型NCA(镍钴铝)电芯构成的一体式动力电池总成。而恰好又是搭载18650型电芯特斯拉S电动汽车,在全球范围发生了50余起在停驶、行驶、充电和碰撞工况引发的自燃、燃烧、二次燃烧和爆炸事故。
特斯拉所特有的圆柱型电池包属于偏弱的体积能量密度,但这种电池并非新能源市场主流,所以与宁德时代合作,特斯拉能否为适应中国化而切换电池技术路线,如果切换技术路线,那将要求在整车结构上作出相应调整,此项工程也是巨大,从这一点来看还是可以期待的。
正当大家觉得特斯拉和宁德时代的携手或将书写新篇章时,聪明的特斯拉怎会在一棵树上吊死?
于是特斯拉又拉上了LG化学。
有消息称,特斯拉已与LG化学达成一致,LG化学南京新港的第一工厂将量产Model 3车型所需的21700圆柱型锂离子动力电池。其实早在2019年8月,就有报道称特斯拉已和LG化学达成合作,将采购电池用于在中国投产的电动汽车。在2019年12月公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中,国产Model 3也同时将松下和LG化学纳入电池项目。
了解特斯拉的朋友都知道,在和宁德时代、LG化学结盟之前,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一直只有松下,这样的合作关系持续了近十年,不得不承认松下和特斯拉也互相成就了彼此,终于迎来了彼此的光耀时刻。
2020年2月4日,松下与特斯拉的电池合资企业首次勉强实现季度利润,这个利润让前后在特斯拉身上押下16亿美元赌注的这家日本公司松了一口气。松下首席财务官梅田博和表示,该公司与特斯拉在内华达州运营的电池厂的亏损目前已得到弥补,因为产量上升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到明年,我们希望利润将企稳,”梅田博和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业务状况的改善与特斯拉发布的强劲业绩形成呼应,“随着特斯拉迅速扩大生产,我们正在迎头赶上(指电池生产),”他表示,“更高的生产量有助于降低材料成本和消除损失。”
如今特斯拉全球上涨的销量无疑给松下吃了一颗短暂的定心丸,毕竟在过去几年里,松下并没有令其省心。
有坊间传闻说,松下电池的产能一直没能跟上特斯拉车型产能,间接拖累了特斯拉生产,马斯克曾公开表示,“因为松下产能原因,导致Model 3车型生产受到影响。”而松下电器CEO津贺一宏则称,没有计划在中国为特斯拉建造新电池工厂,公司低估了与特斯拉的合作风险,目前难以从现有电池业务中赚取利润。
事实也如此,松下目前在中国有三座电池厂,其中位于大连的工厂专门为电动汽车生产电池。但了解到该工厂主要面向北美和中国市场,主要生产方型硬壳电池,而特斯拉使用的是圆柱型电池。
而在特斯拉频频发生车型自燃起火事件后,特斯拉也将起火的主要原因归责为松下电池问题,一来二去间,这两个好朋友也出现了间隙。所以特斯拉需要在中国市场找寻更有利的合作联盟这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不止特斯拉在另结新欢。
2019年1月,松下与丰田汽车签署合约,双方计划在2020年前成立一家电池制造合资企业;4月松下又停止了扩张Gigafactory1电池工厂计划,也暂停对特斯拉上海工厂对投资。
马斯克需要在彻底和松下说再见之前拉拢更好的同盟。
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二期Model Y国产项目的启动,宁德时代和LG化学电池供应商的地位显得及其重要,特斯拉需要一批稳定且优质的供应商,以宁德时代为首的采购链端也需要像特斯拉这样充满欲望的客户,这些从不矛盾,只会越发精彩。
文/五十六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一个让消费者听了性感的名字,一个让车企听了恐怖的名号。来自美国,环保的代名词。是天使也是魔鬼。特斯拉Model3销量早已超过奥迪A4和宝马3系。特斯拉在全球各个发达体也是火红得很。
言归正传,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也是吸引了全球的目光,政府对它一路大开绿灯,土体,贷款,人工等等都是照顾有加,让人瞠目结舌。特斯拉作为美国的高科技企业确实也是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标杆。可以说特斯拉的标准是很多纯电汽车的努力方向。至少在国内,纯电还是会让越拉越多的消费者感受到,年青的气息。你在大街上看一下,长安新能源,吉利纯电动,北汽新能源等等,长城也推出了自己的新能源品牌—欧拉并谋划自己的独立电池。比亚迪和丰田的合作,明确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拥抱电动化是时代的必然,不要恐惧,不要忧虑。
特斯拉现在主流车型就是Model3,起步价32.38万元,特斯拉兑现2020年底,特斯拉国产化100%。
特斯拉现在的国产供应商主要是华域汽车旭升股份等有代表性的企业提供高压系统,底盘,内饰,汽车部分电子原件等部件,占汽车成本并不是很高。
一般来说,汽车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占到汽车成本的40%,重中之重是电池。重头消息是宁德时代以及与特斯拉牵手,预计2020年7月份向其提供电池,但出于商业保密,提供的型号以及数量不得而知,需要说明的是宁德时代已经向宝马、大众、广汽等中外车企供应电池,换句话说它的品牌信誉度很高,国内电池市场以达到半壁江山。
但是可以肯定是的是如果电池换装成功,销售价格必定又会再次跳水,业界猜测有可能Model3价27万左右。这对国内中高档轿车市场简直就是狼来了。准确的说是野狼来了,一头有智慧的野狼。
那么现在国内新能源车企以及中高档汽车面临的强大劲敌无疑是特斯拉,更是要面对它的王牌产品Model3。倘若国产化100%全部实现,更是其它车企的噩梦。
Model3席卷欧洲市场,抢夺日产LEAF、雷诺ZOE的市场份,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以蔚来ES6为例,起步价33.3万元,续航420KM,功率320KW,扭矩610NM。Model3整车质保4年或8万公里,续航445KM,功率175KW、扭矩375NM,虽然功率、扭矩上有差距,但强大的国际纯电动标杆为背景,整车质保的承诺,价格不到30万。消费者必定观望。加上马斯克作为汽车狂人的个人因素这个男人的思维、做法、运作,常常让人出其不意,国内车企不得不认真思索。
从世界范围来看小到底特律汽车城的没落,曾经的手机霸主摩托罗拉、诺基亚的惨败,大到中国高端制造业的转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当年苹果手机的到来,不是看见国产手机尸横遍野,而是华为、小米的崛起。全球化市场瞬息万变,这是常态,机遇大于挑战也是常态,这是到处是危险的时刻,也是崛起的时代,看你如何把握。
车企们有什么紧张,拥抱新时达。畅想电动化,才是正确的思维。
看比亚迪的纯电动大巴席卷欧美,纯电动E平台让世界刮目相看。丰田也向比亚迪抛出橄榄枝成立合资公司。比亚迪出品的纯电动唐、秦、宋等产品琳琅满目,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品牌形象,长城汽车深谋远虑已经规划了“蜂巢能源”电池,宣布2025年全球实现100GWH的电池布局,并宣布在欧洲、北美建厂。其它车企们应该加快向纯电平台的转型或者强强联合,抱团取暖。要么就像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造就一批15万左右的平价电动车,打入市场,积累口碑,做一批符合国情的产品。
况且国家对电动车补贴减少,门槛越来越高,更是对企业的倒逼。电动车在充电、安全、续航等技术方面还有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既是挑战,更是天大的机遇,哪家车企能够解决问题,降低故障效率,市场一定会向它倾斜,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比亚迪深耕电动车市场10余年,成就斐然,宁德时代异军突起,全国占有量50%,北汽新能源EU系列,长城纯电动欧拉奋起直追,让我们看到了如何向世界展示中国技术、中国智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我来帮TA回答